返回

极品衙役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八十九章 没文化真可怕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,心中却多多少少有些瞧不起这大老爷的,只等着看他的笑话。

    董县令清了清嗓子,道:“本官自幼失学,沉浮于商海之中,每日里公平买卖,不欺上天,却也听闻‘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’之言!深觉古人所见之达!”

    堂下众人听了不觉一愣,心道:“久闻这县太爷大字不识几个,是个浊流中的浊流,不想说起话来倒也实在恳切!”

    杨凡看看黄师爷,只见他捻须微笑,心知这是黄师爷的功劳。

    董县令见效果不错,胆子壮了起来,道:“后来本官一心向学,也曾提笔作文!今日本来既然来此训士,一则要彰本县好学之风,二来也要见见本县中的青年才俊,只盼诸位笔走龙蛇,能做一篇好文出来,才上不负皇天父母,下不愧胸中所学!”

    他眼见堂下一众学子具有吃惊之色,心中得意,伸手摸摸自己的两撇小胡子,道:“本官为文既久,也颇有三分心得!汝辈要做好文,务须先用好笔!”

    堂下诸生听他说出这样一句话来,俱都收了小觑之心,不由惴惴起来,心道:“古有苏老泉二十七岁志于学,而终成三苏之名;又有吕蒙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的典故,难不成这位大人倒真是个有本领的?片刻后若是一篇文做出来,却入不了这商贾出身的县尊大老爷法眼,只怕真的要丢人现眼了!”

    董县令挺着肚子道:“须知要做好文,须得好笔!这笔之一物,以竹为管,竹有花中君子之称,俗语有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之语。足为诸生效法!且笔之为物,上柔而下刚,乾坤之正也!黑首黄管,天地之色也!”

    堂下诸生听他说的极好,全都凝神静气而听。杨凡却见黄师爷面露疑惑之色。

    原来这一段话却非黄师爷所教,乃是这董县令临场发挥自己加上去的。

    这董县令虽然胸无点墨,却也是个聪明人,原来走南闯北做买卖,也颇学了几句话来装点门面,他曾有个好友是个贩笔,这套说辞便是从那人处学来。

    董县令借着道:“本官少时作文,亦最讲究用笔,这笔有好坏之分,天下知名者莫过于宣笔、湖笔、齐笔、散卓笔。本官却最爱湖笔!”

    黄师爷听到此处,心中暗叫一声不好,却也来不及了,只听董县令腆胸迭肚道:“本官以前所用之笔,非三两银子以上一管不买!”

    黄师爷心中暗叫一声:“完了!”

    不要说黄师爷,便是杨凡也听出来了,这大老爷感情将“用笔好否”理解成了“所用之笔好不好了”!他前面这一篇宏论虽然有些跑题,却也没什么大的纰漏,谁料想这最后一句却露出了马脚。

    杨凡眼见堂下诸生神情古怪,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最后大家都忍不住,齐声大笑起来。

    那董县令却还不知问题出在何处,只道诸生大笑是赞他说的有理,继续道:“片刻后便请诸生各做文章,做好后却不许先走,更要将写文章之笔交上来以供查验!”

    堂下诸生又是一阵哄堂大笑。

    黄师爷连连做手势要董县令噤声,直到这时,董县令才觉得自己说错了话,却又不知错在何处!

    那周教谕见了,忙站起身来,怒道:“这县学是什么所在?诸生竟敢在此喧哗?”

    所谓县官不如现管,这周教谕在县学中却还有几分威严,诸生顿时安静了下来。

    周教谕道:“古人云‘工欲善其事,便先利其器!’今日县尊大老爷所说不差!所谓笔正则心正。笔底窥人心,一管立天地,岂是虚言哉?”

    堂下诸生忍住了笑,齐声应答:“是!”

    杨凡与黄师爷两个忙扯了董县令狼狈而出。

    黄师爷道:“今日多亏这周教谕解围!”

    杨凡却知道这周教谕既退了婚,那便与六大书吏结下了仇,如今是想急着站队表忠心,可不管怎么样,若是自己与这周教谕能在同一阵营中,他与周若晴的好事只怕便多了一分可能。

    想到此处,刚才在县学中的糗事顿时又成了点燃了他心中美好愿望的火种了。

    杨凡忍不住又笑了。


第八十九章 没文化真可怕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